丽江变压器的日常维护知识如下:
近年来,随着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的提高,以及改革的推进,供电部门不仅要确保供电可靠性,还要保证供电质量。丽江变压器作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的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确保丽江变压器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220 kV以上的大型丽江变压器在近年来多次发生的绝缘事故,大都与其局部放电有关。因此,对局部放电进行有效的检查可以有效地判断丽江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局部放电又称游离,也就是静电荷流动的意思。在一定的外施电压作用下,在电场较强的区域,静电荷在绝缘较弱的位置首先发生静电游离,但并不形成绝缘击穿。这种静电荷流动的现象称为局部放电。对于被气体包围的导体附近发生的局部放电,称为电晕。丽江变压器油内存在着大量的正、负离子和极性分子。
因正、负离子的数量相等,丽江变压器故在油中不显电性。由于绝缘纸板对油中的负离子和极性分子有吸附作用,使油中电荷产生了定向移动。在强油导向冷却系统中,当开动油泵后,在器身内部流速较快的区域,油中的正离子被流动的油带走,使正、负离子产生分离。这样就产生了油带正电,固体绝缘材料带负电,其带有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电荷分离之后,可能沿着导电通路向大地泄漏,也可能与异性离子复合成中性分子。这种使电荷减少的过程,称为电荷松弛,但电荷松弛的速度远远慢于电荷积累的速度。
在相同条件下,油中含水量少,电荷密度会增加;而含水量多,电荷密度则降低。油的含气量越大,油的绝缘强度越低,越容易产生放电。放电会使油产生分解,其分解生成物将导致油质劣化,使油中的静电带电现象显著,从而危及油的绝缘性能。对于产品的局部放电,要想满足用户要求,须在产品设计时认真分析绝缘结构的电场分布,留有绝缘裕度,并要适当选择优质的绝缘材料。
由于真空处理不够而残存的气泡及在耐压试验中分解出来的气泡,均会随时间的增加被油吸收而消失。所以,对于感应耐压和冲击耐压试验后的丽江变压器,必须静放一段时间再做局部放电试验,否则,会因耐压后分解出来的气泡造成局部放电的假现象。
丽江变压器在局部放电试验中,当放电量超出标准值时,应找出放电部位,以便进行处理。这样,对改进绝缘结构、提高工艺水平有指导意义。因此,测定局部放电部位是一项重要技术课题。国内采用超声波方法对丽江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的测试技术,已应用于实际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由于结构不合理,使绝缘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匀,形成局部电场集中,在电场集中的地方,就有可能使油隙或局部固体绝缘发生局部放电或沿固体绝缘表面放电;
二是丽江变压器由于制造和工艺处理不当:如金属部件带有尖角、毛刺或绝缘混进杂质和局部带有缺陷,这些部位的电场就要发生畸变而使场强升高造成局部放电;如绝缘油的含气量过高形成气隙,或含水量过高分解生成气隙,由于这些气隙介电系数低,场强高,从而使气隙首先击穿形成局部放电。